初審編輯:宮正
責任編輯:王陸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江明霖 威海報道
2月28日,威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威海市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會上,威海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黨總支專職副書記朱復剛對《方案》制定背景、主要內容作了發布。朱復剛介紹,根據省市兩級政府的部署要求,前期,威海市人社局會同威海市財政局、威海市農業農村局對民政、生態環境、殘聯等20個部門的現有公益性崗位開發情況進行了全面調度,并對各區市46個鄉鎮(街道)和村(社區)開展專題調研,通過8場集中座談交流會,分別與各區市人社部門及部分鎮街、社區、村居負責同志70多人進行了現場座談,詳細了解了我市城鄉公益性崗位資源總量、類型、人員類別、年齡結構、工資待遇等情況。在此基礎上,威海市組織起草了《方案》的初稿。在征求相關部門單位和基層干部群眾的意見建議后,經威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實施。
《方案》圍繞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分為總體要求、組織實施、保障措施等三個部分,在崗位創設任務目標、開發管理主體、重點安置對象、崗位設置類型、開發流程、崗位待遇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針對性、操作性都很強的政策措施,并向各區市(含國家級開發區、南海新區)分解了2022年的年度計劃。
據了解,2022年威海市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計劃為9800個,其中,鄉村公益性崗位8000個,城鎮公益性崗位1800個。崗位設置公共管理類、公共服務類、社會事業類、設施維護類、社會治理類等五類,由鄉鎮(街道)統一管理,崗位側重于鄉村振興、衛生防疫、父老助殘、勞動保障、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管理服務、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管理維護等領域。
與山東省下發的方案中明確的“4+2”類對象不同的是,威海市下發的方案中表示,各區市根據實際情況,可將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的農村大齡人員放寬到70周歲,這也是威海市政策的一項創新突破。
崗位待遇方面,城鄉公益性崗位待遇統一實行政府補貼,城鎮公益性崗位按照不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鄉村公益性崗位按照不低于當地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各區市依據崗位類型、勞動時間、經濟發展水平、當地工資水平等因素確定。其中,同一人員的崗位補貼期限一般不超過3年,城鎮公益性崗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法定退休年齡(以初次核定其享受補貼時年齡為準)。威海市財政部門表示將持續做好資金保障,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整合涉農資金、盤活存量資金等方式增強財政兜底保障力度,同時要加快資金撥付并強化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公益性崗位補貼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初審編輯:宮正
責任編輯:王陸見
記者從威海交通場站了解到,2022年春運(1月17日至2月25日,共計40天),威?瓦\中心共計到發旅客57.3萬人次,發送量25.5萬人次,到達量31.8萬人次,同比增長36.1%,日均到發旅客約1.4萬人次。[詳細]
“精致城市·幸福威!闭宫F出美麗生動的現實畫卷,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