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丁淑紅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董佩佩 通訊員 周曉 威海報道
近日,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為多名患者成功實施了腹腔鏡下微創腹股溝疝手術,患者恢復良好,次日即可出院,術后疼痛輕,復發率低,受到患者的廣泛贊譽。
家住高區的張先生患有腹股溝疝(俗稱疝氣)5年,因一直畏懼手術開刀的痛苦,遲遲沒有進行治療,導致病情加重,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與生活。得知高區利民醫院可以進行微創腹股溝疝手術治療后,張先生立即來到醫院就診。經診斷,醫生建議張先生進行腹腔鏡下微創腹股溝疝手術。經過與張先生家屬的溝通,手術成功實施。第二天,張先生就出院了。他感慨地說:“困擾了我這么多年的痛苦,在高區利民醫院門診檢查和住院手術加在一起48個小時就解決了,真是太方便了!我終于又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盡情運動了!”
據悉,疝氣是指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而引發的疾病,患者睡覺休息時大部分會消失,站立特別是屏氣時會突出體表,一般情況下患者無特別的不適,僅偶爾伴有局部脹痛與牽涉痛。一旦出現腹股溝疝嵌頓,不能自行回縮,就可能引起腹痛、腸梗阻甚至腸壞死、腸穿孔等并發癥。
記者了解到,傳統腹股溝疝手術是開放手術,要在腹股溝處切開一個7cm左右的切口,有觸及周圍神經導致慢性疼痛的風險,而且無法觀察到對側是否有隱匿性疝的情況,復發率較高。由于創口大,術后情況需監測,患者通常做完手術后一周才可出院,并有可能伴隨慢性疼痛,對患者的工作生活影響較大。
威海市中心醫院肝膽、疝與腹壁外科孫丕絳副主任醫師向記者介紹到,威海市中心醫院于2014年起開始實施腹腔鏡下微創腹股溝疝手術,至今已成功完成數千例手術,醫療技術非常成熟,高區利民醫院依托威海市中心醫院技術優勢,也順利開展本手術,并且實施日間手術模式,患者可在24小時內完成入院、檢查、手術、出院。這種新技術與傳統療法相比,具有多項優點:微創腹股溝疝手術創口小,只需在腹股溝處開兩個0.5cm及一個1cm的小孔,即可完成手術;微創手術不會觸及周圍神經,消除了導致慢性疼痛的風險;微創手術不僅可以有效消除單側疝,對雙側腹股溝疝、多次復發或隱匿性疝都可一并消除,極大降低復發幾率;術后6-7小時患者即可下地行走,手術次日即可出院,極大減輕了患者的時間成本與軀體疼痛感,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且術后復發率大大降低。
孫丕絳表示,微創腹股溝疝手術技術難度較高,對醫生也有更高的要求。威海市中心醫院肝膽、疝與腹壁外科自2016年起就開展了腹腔鏡微創腹股溝疝日間手術服務,可以讓患者“今早手術,明早出院”。為更好地服務市民,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加大了醫療保障和手術室支持力度,即日起至9月13日,將為5名腹股溝疝手術患者免除修補補片費用,節約費用3000元,最大程度地利民惠民,使百姓不出區就可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丁淑紅
為構建體系健全、功能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改革完善平戰結合、科學高效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模式,提升治理能力,9月2日上午,威海市人民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威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改革完善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監測預警與應[詳細]
近日,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為多名患者成功實施了腹腔鏡下微創腹股溝疝手術,患者恢復良好,次日即可出院,術后疼痛輕,復發率低,受到患者的廣泛贊譽。[詳細]
孩子的健康是全家人關注的一個焦點,孩子的心臟如果出了問題,不少家長會擔心手術有危險,又怕不做手術病情越來越嚴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嬰幼兒及新生兒危急重癥先天性心臟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但通常由于人們對先天性心臟病診治知識及治療現狀的認識不[詳細]
5月15日上午,威海市立醫院2020年度腦卒中篩查與防治行動在環翠區張村鎮衛生院正式啟動。[詳細]
“五一”小長假期間,為營造安全、放心、和諧的節日消費環境,威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圍繞旅游景區、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重點場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行動。[詳細]
為弘揚守信精神,激勵誠信行為,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守信意識和信用水平,近日,威海市文登區皮膚病醫院召開“信用進醫院”專題班子會議。[詳細]